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习近平主席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他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下列诗句与苏轼的名言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②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张载的命题说明()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②没有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斗争也就停息了③揭示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观点④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漫画《扁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生活充满信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乡针对部队个别同志没有认真执行群众纪律的问题,给军分区司令员提了意见。毛泽东听说后,认为“这是天大的好事”,并鼓励群众多提意见,“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群众提的意见越多革命才会越发展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在很多时候,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点减去你的志气、锐气和朝气;而苦难却常常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地增添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积累起来,你就拉上了“成功”手。苦难并不可怕,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含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非常惊人的令人欣喜的数目。这表明()①“减法”比“加法”更重要,能让人生更幸福②“加法”与“减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才能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④“加法”比“减法”更能使人走向成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打死。下列内容和上述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合则强,孤则弱②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③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答案精析1.A[“太平与祸患”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①②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③④体现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符合题意。]2.D[“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意思是若无两个对立面,就无一个统一体;若无一个统一体,两个对立面的斗争也就停息了。这说明了没有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斗争也就停息了,它揭示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观点,故②③符合题意。]3.B[题中扁担两头的重物是矛盾双方,二者相互依赖;同时题中语句“对扁担存在着爱怜,就不要卸去它的另一头重物”,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题中只是强调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而没有强调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也没有涉及发展的观点,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4.A[③观点错误,并不是群众提的意见越多革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