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2015·海南文昌中学月考)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都会使森林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1~2题。营造方式400mm年降水量以上地区400mm年降水量以下地区南方北方乔木灌木乔木灌木乔木灌木封山育林5~83~65~104~68~155~8飞机播种造林5~74~75~85~77~105~7人工造林直播3~82~64~83~64~104~8植苗、分殖2~52~42~62~53~83~61.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A.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以恢复植被1.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植树造林的因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营造方式的成林年限与降水量和热量密切相关,即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南方地区成林年限较北方地区短;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2.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建设的措施。植树之后应认真养护,提高成活率,促使其健康生长;大规模采挖、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生态环境破坏;因地制宜造林,不一定要以乔木优先,也可种植草或灌木;封山育林较人工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群落要优越,且成本更低。(2015·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重要的调蓄库。读2009—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表示减少,单位:公顷),完成3~4题。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及交通建设用地水力设施用地水域沼泽未利用地-11.403185.89380.9541.33-1735.82-1908.7247.763.2009—2012年南四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减少量最大的是()A.耕地B.沼泽C.水域D.水力设施用地4.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会使南四湖A.蓄洪能力下降B.生物多样性增加C.纳污能力增强D.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3.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建设。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面积减少量最大的是沼泽。4.A【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面积减小后,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纳污能力减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2016·山东枣庄检测)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B【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图甲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区。B项正确。6.A【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读乙图可知,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土地面积越大,荒漠化问题越严重。引起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由丙图可知面积分别为60百万公顷、240百万公顷、120百万公顷。其中过度放牧的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为荒漠化的首要因素。(2015·江西上饶二模)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据此回答7~8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m)42.141.941.741.54142.145464442.942.542.2TSS(106kg)-200-150-100-60-4020013002350820-300-360-3107.关于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一组是()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