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城市化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的各类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城市化的特点、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 2017·全国卷Ⅰ·T2、3,2014·全国卷Ⅱ·T1、2。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2.地理实践力:观察所在城市的发展,反思评价存在的城市化问题,积极参与城市建设。3.人地协调观:多角度探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树立协调的城市发展观。知识点一|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含义具体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意义① 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② 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③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明显,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 C(填字母)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A 或B(填字母)阶段。如下表所示。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1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 知识拓展 ]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1.郊区城市化 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 1 所示。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 2 所示。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