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纲展示]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命题点 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森林和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开发和保护的措施。题型设置 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综合题考查频率较高。考查形式 常结合农业用地统计图,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常结合区域图,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第 56 课时 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本质:□ 土地退化 过程。(2)不同地区荒漠化的表现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1)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降水量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距海远,降水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土地生产力自东向西降低1(2)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基本条件:降水□ 稀少 。动力条件:多□ 大风 。□ 物质 条件:多□ 沙质 沉积物。(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 放牧 、过度□ 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荒漠化的防治考点 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从文字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 青藏 高原,□冬春季节多大风;从图中可知,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西部有□ 湖面 ,沙源东部为□ 河 谷。 起沙原因主要从□ 季节降水 、植被、□ 风力 、地形等角度分析,对铁路的危害从□ 路基 、轨道和□ 运行 等角度分析。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2(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