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 3 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备考策略主标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备考策略副标题:剖析考纲考点,透视命题趋势,为高三考生提供有效的备考方案关键词:“以俄为师”难度: 3重要程度:5内容: 备考策略1.考点解读(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主要考查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问题与主义”之争。2.整合知识清单,把握知识主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运用数字法识记核心考点:(学法点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转变: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转变。两大背景: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三大 步骤:开始传播;广泛传播;中国化四种传播方式:撰写文章;开设课程;论战;创办社团。4.运用图示法对考点巧学速背(思维拓展)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的四次争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器物改革”→“制度改革”→“思想文化改革”三个阶段,学习的道路经过了由英国、日本→美国、法国→苏俄的演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芽、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个过程中带 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每次发展都伴随着思想领域的交锋论战,并体现出内在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