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1课时 环境问题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1课时 环境问题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1课时 环境问题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1课时 环境问题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0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展示]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命题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题型设置 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考查形式 以与地理有关的社会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地区分布差异、影响及防治措施;以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为背景,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第 51 课时 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历史时期人口增长人地关系思想环境问题①□ 采猎文明 时期极其缓慢□ 崇拜自然 不明显②农业文明时期□ 缓慢 □ 改造自然 局部环境问题③□ 工业文明 时期□ 迅速 □ 征服自然 □ 严重 ④后工业文明时期减慢谋求人地协调严重,开始减轻2.环境问题1(1)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 环境的自净能力 ,会产生□ 环境污染 (左图)。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数量超过□ 环境承载力 ,会产生□ 生态破坏 (右图)。(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人口压力 ,□ 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城市的环境问题以□ 环境污染 为主,主要类型有□ 大气污染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乡村的环境问题以□ 生态破坏 为主,主要类型有□ 荒漠化 、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 严重 。考点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知道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 乌梁素海 。由图可知,该地区气候□ 干旱 ,降水少。污染主要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从□ 自净能力 的强弱来分析;人为原因从农业、工业和□ 生活 排污角度分析。答案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1课时 环境问题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