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环境保护【学习目标】 ①以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热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注重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②以著名污染事件或典型污染问题为载体,考查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③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图片为背景,考查各种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考查学生提取信息、阐释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1.(经典再现)阅读关于 PM2.5 的资料,回答问题。PM2.5 是指大气中直 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 粒物”。人吸入过多的 PM2.5 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 为每立方米 10 微克。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 PM2.5 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 (μg/m3)甲学校。东、北、西约 1 000 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 南面约 1 000 米是煤矿,北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 500 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 PM2.5 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 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 PM2.5 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3)大气中的 PM2.5 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为降低大气 PM2.5 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解析:第(1)题,由资料及表看出:煤化工、交通主干线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第(2)题,影响 PM2.5 发生的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高低、降水量,其影响要结合相关天气气候知识和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回答。第(3)题,综合考查 PM2.5 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相关考查降水原理、气温高低与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关系、空气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第(4)题,可从加大监管力度、 源头 整治、技术手段、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绿化措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角度分析。答案:(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2)大气中 PM2.5 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 PM2.5 浓度;反之,PM2.5 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 PM2.5 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 不易扩散。降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