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对点训练:受力分析1.(2016·济南一模)如图1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A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B.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解析:选D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故选D。2.(2016·沧州二模)如图2,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受力个数不可能为()图2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个解析:选B如果绳对A没有拉力作用,它就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对应的B受重力、A对B的压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选项A可能;如果绳对A有拉力,它还一定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即此时A受到四个力,A对B的作用力又增加了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但此时斜面对B可能没有摩擦力作用,也可能对B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还可能对B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总之,当A受四个力的作用时,B既可能受四个力作用,也可能受五个力作用,故选项C、D都可能,只有选项B不可能。对点训练: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2016·广东六次联考)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m/s2)()图3A.仅甲图B.仅乙图C.仅丙图D.甲、乙、丙图解析:B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向上的拉力,斜面光滑故物体不受摩擦力;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进行分解,支持力一定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等;要使物体处于静止,拉力应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mgsinθ=3×10×N=15N,故只有乙平衡。故选B。4.如图4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N,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T,则()图4A.FN=(m2-m1)gB.FN=m2gC.FT=m1gD.FT=g解析:选B分析小球m1的受力情况,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绳的拉力FT=0,故C、D均错误;分析m2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N=m2g,故A错误,B正确。5.(多选)(2016·广州二模)如图5,L形木板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光滑物块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系住。烧断细线,物块弹出的过程木板保持静止,此过程()图5A.弹簧对物块的弹力不变B.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减小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解析:选BD烧断细线,弹簧要恢复原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两个力平衡,由于弹簧的弹力逐渐减小,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C错误,D正确。对点训练:整体法与隔离法6.(2016·开封二模)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斜面体与地面间()图6A.没有摩擦力B.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支持力为(M+m)gD.支持力小于(M+m)g解析:选D整体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f=Fcosθ,分析水平向左,支持力的大小FN=(M+m)g-Fsinθ,小于(M+m)g。故D正确,A、B、C错误。7.(2016·宝鸡质检)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套在粗糙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现用水平力F将小球B缓慢拉起,在此过程中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假设杆对A的支持力为FN,杆对A的摩擦力为Ff,绳中张力为FT,则此过程中()图7A.F增大B.Ff不变C.FT减小D.FN减小解析:选A先以B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水平力F和轻绳的拉力FT,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T=,F=mgtanθ,θ增大,FT增大,F增大。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f=F,则Ff逐渐增大。FN=(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