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一 命题有纲——数学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在 2018 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今后高考的重要内容。那么,高考数学科目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对复习备考有哪些要求?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主要表现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数学抽象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具体表现:①形成数学概念与规则;②形成数学命题与模型;③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④形成数学结构与体系。2.逻辑推理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更大范围内成立的命题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一类是从大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小范围内成立的命题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推理。具体表现:①发现和提出命题;②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③探索和表述论证的过程;④构建命题体系;⑤表达与交流。3.直观想象借助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几何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主要包括利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表现:①利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②利用图形理解数学问题;③利用图形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④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4.数学建模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改进模型,最终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具体表现:①发现和提出问题;②建立模型;③求解模型;④检验结果和完善模型。5.数学运算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具体表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