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一、原子的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原子结构的提出(1)电子的发现1897 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后来人们又发现,在 X 射线使气体电离以及光电效应等现象中,都从物质的原子中击出电子,这表明电子是原于的组成部分,电子带负电,而原子是中性的,可见原子里还有带正电的部分,(2)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却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原子受到激发后,电子开始振动.形成原子光谱.(3)汤姆生原子结构的局限汤姆生的原子结构虽然解释了原子发光现象,但不能解释粒子的散射实验.2.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荧光屏可以沿着姜中虚线转动,用来统计向不同方向散射的粒子的数目,全部设备装在真空中.用粒子轰击金箔,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微粒对粒子有库仑力作用,一些粒子穿过金箔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这种现象叫粒子散射.(2)实验结果:①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沿原方向前进;② 少数发生较大偏转;③ 极少数偏转角超过 900;④ 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 1800.(3)实验现象的解释:认为原子中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到一个很小的核上,由于核很小,大部分。粒子穿过金箔时都离核很远,受到的库仑力很小,它们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极少数。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明显地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而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4)选用金箔做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因:①金的延展性好,容易制成很薄很薄的箔,实验用的箔的厚度大约是 10-7m② 金原子带的正电荷多,与粒子间的库仑力大;③金原子质量大约是粒子质量的 50 倍,因而惯性大,粒子运动状态容易改变,金原子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3.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2)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4.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质量数,质子数又叫电荷数,中子不带电.二、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1.两种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改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原子的衰变。(1)衰变:(2)衰变:2.三种射线(1)射线:由约为光速的氦核流,符号:,电离本领最强。(2)射线:ZMZMXYHe2424ZMZMXYe11011024 He本质:亚光速电子流,符号:性质:电离本领较弱,贯穿本领强。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