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25)“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A.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B“.”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C.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D.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解析:选A“根据材料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可知王符认为商品应以实用为主,拒绝奢侈浮华之风,故选A项;题干提供了王符对浮华商品的看法,没有体现重农抑商对经济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商品贸易发达对百姓财富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阐述的是产品的实用性,而非质量不足,排除D项。2.(2019届山东青岛三模,26)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解析:选C据材料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地方官担任,主管官由中央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这说明官府控制榷场贸易,故选C项;材料看不出边境贸易繁荣与否,排除A“”项;榷场是宋金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重农抑商是针对国内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南宋对外贸易发达,排除D项。3.(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26)下图是泉州九日山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13“”次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这反映了两宋时期()A.突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B.内河航运严重不畅C.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D.商贸环境较为宽松解析:选D“”在宋朝时,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有频繁的海外贸易,材料中番船是西“”洋的商船,官员多次为其祈风,说明当时商业贸易环境比较宽松,贸易繁荣,故选D项;闭关锁国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排除A“”“”项;泉州番船可以判断是宋朝海外贸易,不能说明内河航运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经济政策的变动,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商业发展推动的,不是重农抑商观念变动的原因,排除C项。4.(2019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26)《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解析:选C“据材料《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充分说明北宋城市军事职能在减弱,经济职能在增强,故选C项;材料中政府收税不能说明放弃重农抑商,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税收的多少,也不能说明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排除B项;城市税收不能说明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排除D项。5.(2019届四川宜宾三模,26)“…宋朝嘉佑年间,官府垄断经营茶叶,小民趋利犯法,…”“为弊甚大,于是朝廷采纳三司建议,颁布通商茶法驰茶禁,自是唯腊茶禁如旧,余茶肆”行天下矣,据此可知()A.政府废除茶叶官卖B.财政政策调整成效显现C.商品经营环境宽松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解析:选B“”材料信息表明,宋朝嘉佑年间颁布通商茶法前小民趋利犯法私自经营茶“”“”叶,结果为弊甚大,而颁布通商茶法后余茶肆行天下促进了茶叶行业的发展,说明财政政策调整成效显现,故选B“”项;材料中自是唯腊茶禁如旧,余茶肆行天下矣说明政府并没有废除茶叶官卖,排除A项;仅仅从政府颁布通商茶法一事,无法说明商品经营环境宽松,只能说明政府对茶叶行业的松绑,排除C项;古代中国政府的主要税源是农业税,排除D项。6.(2019届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26)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引用宋人庄“”“绰《鸡肋编》中的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史料,得出宋代出现燃料”革命的结论,并以此为据,认为宋代处于资本主义的起点。这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