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把握思维的奥妙(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郑州模拟)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储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而是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解析】选D“”。本题考查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根据材料中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等表述,可知材料强调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符合题意;意识离不开人脑,但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A错误;B、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2.据推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埃及人就恐惧死亡,相信来世或多或少能摆脱这种恐惧,因此,当时的人们在埋葬死者时就进行了精心准备。进入法老时代,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逐渐森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进而形成了对死者尸体的崇拜。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D.错误意识是人们凭空想象的【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意识含义的理解。题干材料强调对死者尸体崇拜观念的形成是有客观原因的,因而C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错误。【知识拓展】埃及法老埃及法老简称法老,是古埃及国王专有的称呼,“”这个词的原意是大房子,即宫殿。埃及法老既是历史人物,“”也是神话角色。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以此表明自己的神性。在古埃及人的传统观念中,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与神交流的中介,法老统治是神定秩序的一部分,是理想的社会状态。3.右边漫画《情人》(作者:方成)的哲学寓意是()A.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B.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认识的理解。由于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良好,因而本不美的人在情人眼中也是美的,C项符合题意;A、B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4.分手不仅令人心理痛苦,还可能造成身体疼痛。美国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他们在过去的半年中被迫与配偶分手,至今依然相当介意遭人拒绝。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产生反应的部位重合。因此,分手等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的躯体疼痛。从哲学上看()A.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B.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C.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D.分手造成的心理痛苦是主观的,身体疼痛是客观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意识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心理反应属于意识活动,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体现了B项。A项不是哲学道理,C、D两项表述错误。5.(2014·桂林联考)“”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画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常会见到同一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①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②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③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④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历史人物画像,认识的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识的认识。题干材料强调现在的历史人物画像是人们根据历史记载加工创造的,因而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6.(2015·南昌模拟)2014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这也标志着酝酿多时的国家高考改革方案终于出炉。高考不分文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3个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自选学科。9月19日,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社会反响强烈,多数人表示赞成,少数人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