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学案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考情分析】【考点预测】图象能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能直观地展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对图象问题的考查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预计 2014 年高考仍会加强对图象的考查,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②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③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考题 1 对图象物理意义的考查例 1 小军看到打桩机,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 1 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 F 拉动绳端 B,使物体从 A 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 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 m=1 kg,上升了 1 m 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 Ek与上升高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图 1(1)求物体上升到 0.4 m 高度处 F 的瞬时功率.(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 20 J 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 10 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 Ff与深度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审题突破 ①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增加,由动能定理可求 F 的大小.②钉子所受阻力 Ff与深度 x 成正比,可用平均力 f求阻力的功.解析 (1)撤去 F 前,根据动能定理,有(F-mg)h=Ek-0由题图乙得,斜率为 k=F-mg=20 N1得 F=30 N又由题图乙得,h=0.4 m 时,Ek=8 J,则 v=4 m/sPF=Fv=120 W(2)碰撞后,对钉子,有-x′=0-Ek′已知 Ek′=20 J=又由题图丙得 k′=105 N/m,解得:x′=0.02 m答案 (1)120 W (2)0.02 m规律方法分析图象,首先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图象所描述的物理规律.1.理解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2)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是绝不能忽视的.(3)在实际中,因作图的需要,常会出现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不是(0,0)的情况,所以必须关注坐标轴的起点数值.2.理解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