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4 年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学案【考情分析】【考点预测】受力分析问题与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本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考查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方向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连结体问题的分析,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预计 2014 年仍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难度不大,但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考题 1 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考查例 1 如图 1 所示,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当 A、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 C 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图 1A.物体 B 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B.物体 B、C 都只受 4 个力作用C.物体 C 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水平面对物体 C 的支持力小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审题突破 ① A、B 匀速下滑,C 处于静止,三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②用假设法分析 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③把物体 A 和 B 看成一个整体,分析 C 对 B 的摩擦力.④把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解析 当 A、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保持静止不动,A、B、C 均处于平衡态,A受重力、B 的支持力作用,A、B 间没有摩擦力,物体 B 的上表面可以是粗糙的,也可以是光滑的,A 错;B 受重力、C 施加的垂直斜面的弹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以及 A 的压力作用,取 A、B、C 为整体,由平衡条件知水平面对 C 无摩擦力作用,水平面对 C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三物体重力之和,C 受重力、B 的压力和摩擦力、水平面的支持力作用,所以 B 对,C、D错.答案 B规律总结受力分析应掌握三个原则1.建立受力分析思维模板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其目的在于避免“丢力”.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2.善于变换研究对象1如果题目中给出的物体不止一个,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往往不能直接判断它与其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摩擦力,这时可以采用隔离法(或整体法),先分析其他物体(或整体)的受力情况,再分析被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3.结合运动状态及时修正由于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它们的方向和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