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2013-2014 学年高中生物 第 6 章第 2 节 N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 3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出新课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性状各异。人类还是想创造一些特别的生物,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教师演示幻灯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列举人类已经创造的新型生物和人类根据自己的设想打算创造的奇特生物。提问:人类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创造新生物?学生回答:可以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出基因工程,用多媒体讲述基因工程的概念。二、讲授新课对于基因工程的概念,教师应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概念。一、概念:基因拼接技术或 DNA 重组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有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学生对过长的概念记忆困难,教师给学生讲解记忆方法。方法与技巧 1—生物概念的记忆技巧:抓主干,分段记忆。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采用例题训练巩固。例题 1.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 DNA 分子 B.定向地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体的遗传性状该例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并详细解析答案。设问:既然基因工程是可以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那么具体是用何种工具进行操作的呢?通过设问,引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操作工具(一)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切开的带有几个伸出核苷酸的 DNA 单链切口,被称为黏性末端。对于限制性内切酶的教学,教师应在学生熟练掌握 DNA 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展开。通过演示幻灯或多媒体动画,将限制酶的作用过程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在学生直观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限制酶的知识要点。(二)基因的针线——DNA 连接酶黏性末端的氢键可以重新形成,但 DNA“骨架”末端的连接要靠 DNA 连接酶(三)运输工具——运载体对于运载体的教学,应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运载体的作用、种类及其所具备的条件,可通过教材中的示意图或多媒体演示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