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4 高考生物 分子与细胞实验易错知识点集锦复习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高倍镜使用步骤: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3)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1)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NaOH 溶液和 CuSO4溶液必须是先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待测溶液中;而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则只能先加 NaOH 溶液 1ml,摇匀了然后才能加 CuSO4溶液 4 滴。(2)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应选择含糖量高且近于白色的组织,注意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能是像富含蔗糖的甘蔗之类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三、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观察叶绿体时,常选用藓类叶片,这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若选用菠菜叶作材料,撕取少许叶肉的下表皮,因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分散,易撕取,便于观察。由于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所以不用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应选择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其细胞液为紫色,在显微镜下与无色透明的细胞壁容易区分,观察到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效果明显。最外层表皮中,干表皮细胞已死亡,有的细胞虽然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但死亡的细胞较多;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花青素少呈无色,都不能使用。另外新鲜水绵、黑藻叶、南瓜表皮毛等也是经常使用的材料。 (2)实验中有三次观察:①正常状态的观察(作为自身前后对照);②分离状态的观察;③复原状态的观察。三次观察主要观察以下方面:液泡颜色及大小变化;“质”与“壁”的位置关系。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应选择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加热,而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2)在探究最适 pH 时,必须先将酶液调节到所需 pH,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