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教学大纲Stomatolog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 言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讨论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掌握一般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讲课、示教与实习,临床见习、电化教学、自习、讨论、辅导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检查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预防,使学生获得口腔科常见疾病和颌面部损伤的基本知识和简易处理技能。1. 基本理论知识(1)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要点。(2)了解常见牙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面部炎症、肿瘤、颗颌关节病。涎腺疾病以及唇裂与跨裂的病因、症状,并掌握其诊断要点、简易治疗及转诊原则。(3)了解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掌握急救与早期外科处理的原则。2. 基本技能(1)了解口腔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掌握牙齿的记录格式和符号。(2)了解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拔牙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3)了解有关牙体、牙周病的治疗基本操作技能。本学科将实行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幻灯、录相、录音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和电教教材,着重培育学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30 学时。参考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2口腔颌面部检查1口腔卫生保健1牙体牙髓疾病4牙周疾病1口腔黏膜常见疾病1口腔局部麻醉1牙拔除术1口腔颌面部感染4口腔颌面部损伤4颞下颌关节常见病2唾液腺常见疾病2口腔颌面部肿瘤4老年口腔疾病1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1合计30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了解:1. 复述口腔及颌面部的分区和口腔的表面形态及组织器官。2. 描述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与协调关系(自学)。3. 复述咀嚼肌群及表情肌群的组成。4. 描述颌面部血管、淋巴走行分布(自学)。5. 复述三大涎腺的名称及部位。6. 复述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理解:1. 区别乳、恒牙。2. 举例说明牙的分类、名称及牙位记录法。3. 比较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4. 描述颌面部神经走行分布。掌握:复述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根据三叉神经走行分布、准确行拔牙麻醉。[重点难点]重点:1. 举例说明牙的分类、名称及牙位记录法。2. 比较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难点:描述颌面部神经走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