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28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na aaan 个.在na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特别说明:(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 就是 51,指数 1 通常省略不写. 2.性质: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特别说明:(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特别说明:(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 (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的幂的概念的理解1.把下列各式用幂的形式表示,并说出底数和指数:(1)(﹣3)×(﹣3)×(﹣3);(2).【答案】(1)(﹣3)3,底数为﹣3,指数为 3;(2)(+)4,底数为+,指数为4.【分析】(1)(2)都是相同的几个数字相乘,根据乘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1)(3)×(3)×(3)﹣﹣﹣=(3)﹣3,底数为﹣3,指数为 3;(2)=4, 底数为+,指数为 4.【点拨】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 an,其中 a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举一反三:【变式 1】 (1)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2)中叫做什么数?8 叫做什么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答案】(1)底数是,指数是 8;(2)中叫做底数,8 叫做指数,是正数.【分析】(1)根据乘方的定义,a•a•...•a(n 个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