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目标1. 物理观念: ( 1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 2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 3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2. 科学思维: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教学目标3. 科学探究: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4.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 )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的具体操作和测量中的读数。新知导入 帽檐的直径 AB 与帽子高度 CD 哪个较长? 新知导入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新知导入 生活中我们要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上面图中帽檐直径 AB 和帽子高度 CD 哪个较长?上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先看看,再用尺量。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吗?新知讲解感觉不一定正确!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心,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 ······ 人们常常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新知讲解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新知讲解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etre )。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 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m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一、长度的单位 新知讲解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 km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 )。一、长度的单位 小资料: 1983 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内所经过的长度定义为 1m 。新知讲解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