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理第一章 第 4 节人教版 物理(初中)测量平均速度(八年级上)1课堂导入想想议议还记得小时候从滑梯上滑下来 , 快慢有什么变化了吗 ?骑自行车从坡上冲下来 , 为什么要车闸控制速度呢 ?从斜坡上滑下的人和车,运动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车越往下运动越快,速度一直增大。用小车代替下滑的人和自行车,搭起的长木板 ( 斜面 ) 代替斜坡或滑梯 ,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 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的速度,探究运动变化的特点。2课堂活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一 . 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二 . 实验原理:v =s t 三 .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 s 和时间t 。四 . 实验装置图:五 . 实验器材:1. 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2. 停表的使用:(1) 使用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2) 读数方法:使用前应观察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通常有 30 刻度和 60 刻度型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 + 大盘的秒读数 . 先读小盘的读数 , 它的单位是分钟 , 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六 . 注意事项:1. 搭建斜面时,将长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能运动起来,但又不太快 . 斜面的坡度太小 , 小车达不到底部 ; 斜面的坡度太大 , 记录时间不准确 , 导致实验误差大 .2.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3. 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倾斜程度不能变。4. 测量小车下滑路程时,起点从车头(或车尾)算起,终点也应该是车头(或车尾)。七 . 实验步骤:1. 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 S1 .2. 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 根据测得的 S1 、 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S2 所用的时间t2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 。6. 计算下半段路程 S3= S1-S2 ,和下半段所用时间 t3=t1-t2 ,记入表格 , 计算出 v3 。八 . 实验数据 :路段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全程s1= 90 cmt1= 5 sv1= 0.18 m/s上半段s2= 45 cmt2= 3 sv2= 0.15 m/s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