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提问】①导线和电熨斗串联,为什么电熨斗很热而导线并不很热?② 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可是用手一摸电视机的后盖就知道,小明刚看过电视。你知道他爸爸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电熨斗发的“热”与电视机发的“热”都是有用的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明白了。—《18.4 焦耳定律》。 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进入情景。学习新课 一、电流的热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 【提问】(1)寻找以下用电器的共同特点电热毯、电水壶、电饭煲、烤箱等。分析:这些用电器工作时都要消耗电能,都会发热,在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知道电流的热效应。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说出猜想依据。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课题18.4 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 能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 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3.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定律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教学器材学生电源、焦耳定律演示器一套(含有 2 个密闭容器、2 个内装等量液体的 U形管、电阻丝)、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等。多媒体 ppt,含视频:《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等。(2)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及其依据】(1)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因为导体在通入电流时才会发热,所以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电流有关;(2)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导线和电熨斗串联接入电路,电流是相同的,电熨斗热的温度高,而导线几乎不热,电流产生的热可能与电阻有关。(3)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由生活经验可知,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也会越多。 【设计实验】(1)实验装置介绍(焦耳定律演示器)两个透明的塑料容器内部密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