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 2 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上( RJ ) 教学课件学习目标1.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 . (重点)2. 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 ax+b=cx+d” 的一元一 次方程 . (重点)3. 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 . (难点)导入新课情境引入约公元 825 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 . 这本书的拉丁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 .阿尔—花拉子米,乌兹别克族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 代数与算术的整理者,被誉为“代数之父” . 对消,顾名思义,就是将方程中各项成对消除的意思 . 相当于现代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 .“ 还原”是什么意思呢?1. 解方程:5268.2xx 37322xx2. 观察下列一元一次方程,与上题的类型有什么区别?怎样才能使它向 x=a (a 为常数 ) 的形式转化呢?温故知新讲授新课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作探究 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4x - 15 = 9 ;解:两边都加 15 ,得 4x - 15 = 9 . 合并同类项,得 4x = 24. 系数化为 1 ,得 x = 6. +15 +15 4x = 9 +15. (1) 4x - 15 = 9 ① 4x = 9 +15 ② - 15你有什么发现? “ - 15” 这项移动后,从方程的左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 .(1) 4x - 15 = 9 ① 4x = 9 +15 ② - 15问题 1 观察方程①到方程②的变形过程,说一说有改变的是哪一项?它有哪些变化?“ - 15” 这一项符号由“-”变“+”(2) 2x = 5x - 21.解:两边都减 5x ,得 2x = 5x - 21 - 5x - 5x 2x - 5x = - 21. 你能说说由方程③到方程④的变形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合并同类项,得 - 3x = - 21.系数化为 1 ,得 x = 7.(2) 2x = 5x - 21 ③ 2x - 5x = - 21 ④ 5x知识要点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 移项的定义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 1.1. 下列方程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 由 -3x=24 得 x=-8B. 由 3x+6-2x=8 得 3x-2x+6=8 C. 由 4x+5=0 得 -4x-5=0D. 由 2x+1=0 得 2x=-1D小试牛刀易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