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选修Ⅰ1)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4.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2.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四、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1五、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类型表现典型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中纬度地区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成因: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2)变化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3.非地带性现象成因: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微点 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关联性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微点 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微点 3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3)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微点 4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不是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