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纲要求】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实验方案;(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用书 P164]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装置,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2)选择实验用品(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用灼热的铜丝网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 )2.测定同温同浓度的 NaCl 和 NaF 溶液的 pH,确定 F、Cl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3.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 )4.将 CuSO4·5H2O 加入浓硫酸中,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 )答案:1.√ 2.× 3.× 4.×题组一 考查“性质探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1.(2017·高考全国卷Ⅱ,13,6 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 2 mL 0.1 mol·L-1 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 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NaI 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sp(AgI)<Ksp(AgCl)解析:选 C。向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3+完全转化为 Fe2+,滴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Fe>Fe2+,A 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 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 Na2CO3和 C,说明 CO2具有氧化性,B 项正确;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 NH3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 NH4HCO3的酸碱性,C 项错误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 AgI,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AgCl 析出,可证明 Ksp(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