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 19策略 19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的判断与分析金点子: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官能团分析、官能团比较和官能团迁移。经典题:例题 1 :(1998 年全国高考)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搞癌性。能够跟 1mol 该化合物起反应的 Br2或 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 1 mol B.3.5 mol 7 mol C.3.5 mol 6 mol D.6 mol 7 mol 方法:从官能团的性质分析。 捷径: 1mol 与 H2加成反应时需要 7 mol H2 ,而与 Br2反应时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后可生成: 上述反应中 Br2取代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上,共需 5mol Br2 ,还有 1 mol Br2与 C=C 发生加成反应。以此得答案为 D。总结:此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新物质中的官能团,从官能团的性质去分析。 例题 2 :(1994 年全国高考)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 (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 2-位碳原子和 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方法:通过信息迁移法获解。捷径:可先由乙烯制取乙醛,然后通过两分子的乙醛的自身加成得 β—羟基丁醛,再由β—羟基丁醛的消去反应得丁烯醛,最后丁烯醛与 H2加成即可制得正丁醇。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总结:本题的难点是读懂题中给予的信息。它不仅考查阅读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对加成反应的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书写物质的结构简式的能力。另外,如果从形式上看,把信息中的 R 用 H 原子代替就写成了本题答案中(3)(4)两条反应式。这就大大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例题 3 :(1996 年全国高考)Nomex 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性纤维.它可由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胺在一定条件下以等物质的量缩聚合成.请把 Nomex 纤维结构简式写在下面的方框中R方法:将羧酸与醇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的缩聚迁移到该物质的缩聚反应中即可。捷径:这是由—COOH 与—NH2通过脱水后形成的高聚物。其中—COOH 中脱去—OH,—NH2中脱去一个 H 原子。其缩聚后的结构简式为:总结:官能团性质的迁移,是解答该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