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预习案 新人教版 一、作者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太仓(江苏)人。《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二、字音溷藩(hùn) 傫然(lěi) 逡巡(qūn) 投缳(huán) 户牖(yǒu) 冏卿(jiǒng) 张溥(pǔ) 蓼洲(liǎo) 旌其所为(jīnɡ) 皦皦(jIǎo) 赀财(zī) 缇骑(tí)(jì) 抶而仆之(chì) 1、找出古今异义的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按诛五人:追究,查办。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同寻常。今指十分,极。视五人之死:比较。今多跟看有关。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颅。 今多指一个团体的领导颜色不少变:脸色。今指自然界中的色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作动。 以旌其所为:表扬,名作动。为之声义:伸张,名作动。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用棺材收敛,名作动。人皆得以隶使之:当做奴仆,名作状。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使动用法。亦以明死生之大:说明,表明,形作动。3、指出下列句式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谁为哀者?:宾语提前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斯固百世之遇也: 判断句 课堂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一、自主学习1、 立石建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作记的动因和目的又是什么? 2、 作者对平民,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二、合作交流1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结尾落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与全文中心是否一致? 当堂训练案 班级: 姓名: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B ) A.蓼(li ǎ o)洲 溷(h ù n)藩 阉(y ā n)党 曷(g é)故 B.废祠(c í) 傫(l é i)然 冏卿(q ī ng) 湮( y ā ng)没 C.皦皦(ji ǎ o) 猝(c ù) 逡(q ū n)巡 缙(j ì n)绅 D.赀(z ī)财 缇(t í)骑 户牖(y ǒ u) 社稷(j ì) 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旌其所为 众不能堪 蹈死不顾 矫诏纷出 A.表彰 忍受 踏上 假托2 B.表彰 能够 顿足 纠正 C.旗帜 忍受 履行 匡正 D.旗帜 能够 踏上 假托 3.下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