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素材 新人教版_第1页
1/6
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素材 新人教版_第2页
2/6
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素材 新人教版_第3页
3/6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1)时间:19 世纪中后期 德国和美国扮演了主要角色(2)条件:① 政治前提 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基本确立。② 经济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③ 科技 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④ 市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驱动问世,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4)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石油和煤中,能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药品、炸药,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5)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时代”到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影响 1)1.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纺织、钢铁、造船。2.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工厂规模扩大。3.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形成垄断组织。(1)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方式:兼并或联合。(2)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形成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5)评价:积极——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大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三.世界市场的发展(影响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素材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