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与公路:1、传统交通运输工具:(1)特征:因地而异、路途遥远(2)表现:① 南方——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② 北方——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③ 平民百姓外出:步行。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1)19 世纪 70 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2)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1)在“一五”期间(1953~1957 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2)“二五”期间(1958~1962 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3)到“九五”(1996~2000 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4)2006 年 7 月 1 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3)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3、公路交通的发展:(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1)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等;2)表现:①20 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②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制。(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① 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生产解放牌卡车、东风牌轿车、新解放、红旗世纪星、奥迪、捷达等)、湖北十堰“中国二汽”(生产“东风牌”卡车、“富康牌”轿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轿车等)、上海大众、北京汽车制造厂等。② 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③ 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④ 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近代:起步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2)表现: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②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① 发展:国家统一管理② 萎缩:20 世纪 90 年代后,铁路、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的冲击;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