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2)受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3)国内的历史剧变,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等……(4)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如旧道德、旧礼教、封建等级等遭批判,男女平等,民主、开放、人性化的观念逐步形成。 2、表现:衣、食、住、风俗(1)衣(服饰):1)特点:① 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② 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③ 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2)变化:① 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③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食:1)传统饮食——中餐南方饮食:米饭、海鲜北方饮食:面食、肉类2)变化: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住:1)原因:受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使、领馆区建筑式样的影响2)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4)风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①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④ 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小结: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物质生活方面: ① 环境——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② 服饰——断发易服;③ 饮食——西式餐饮出现并逐步为老百姓接受;④ 居住——西式住宅不断增加;●社会风俗方面:①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② 婚丧礼仪——由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