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素材: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现代化一、现代化的概念1、含义。现代化,是 18 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商品经济为前提,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从狭义上理解,现代化就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振兴。其中包含着以下几个要素:①时间。从工业革命开始,即 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②动力。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③本质含义。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西方世界的现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的一场革命,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社会大变革,从而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法律为标志,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以公民取代臣民,使整个社会逐步资本主义化。主要表现有: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族共和的变化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的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前 80 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 30 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现代化是相对于封建化的一个历史观念。封建化在古代史上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曾经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进步的代名词,其标志性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无比的优越性取代奴隶制经济,推动历史前进的步伐。从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