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 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10 高考·浙江卷 3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到处推销其民主,但事实上这种民主内含着一系列矛盾,如① 理论上国家代表全社会利益与实际上国家保护资本特殊利益的矛盾②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与社会经济事实上的不平等矛盾③民主主体的多样性与民主表达机制单一性的矛盾④代议制下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D 本题考查对民主的理解。在本组合选项中,③是属于民主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不是民主内的矛盾,排除。①②④均是正确表述了民主内含着的一系列矛盾。2、(2010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18)2010 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 4:1改为 l: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 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A 本题以选举法修改为背景,考查选举法修改的意义。其就是从制度、法律层面保障城乡同票同权,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故①②正确。城乡同票同权是体现公民的平等,③说法不准确;城乡同票同权是制选举人大代表的选民平等,故④说法错误。3、(2010 年高考·山东卷 21)自 1953 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 8:1 到 4:1 再到 1:1 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解析】C 本题以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社会进步相适应,我国选举法的修改,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是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故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不准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就使公民的权利变成为广泛性真实行。4、(高考·广东卷 2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