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班级 姓名 【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等知识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本 P58-60 整合)(1)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确立的客观必然性温馨提示:①我国分配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②区分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2)按劳分配为主体(含义——基本内容与要求——必然性——意义——地位)想一想: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有哪些?温馨提示: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内部,但公有制经济内部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②工资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收入。(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温馨提示:① 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吗?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本 P60-63 整合)(1)社会公平的含义(是什么)(2)收入分配公平的的意义(为什么)(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么做)① 根本途径② 其他途径A. 。(制度保证)B. 。(两个比重、两个同步)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效率与公平 ① 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关系如何(是什么)温馨提示:注意从效率和公平的对立和统一两方面整合。③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么做)【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 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个人收入的分配【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自主检查(小组互查 教师抽查)(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2)为什么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3)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