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时 动能定理的应用基础知识归纳1.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 F 的大小或方向变化,不能直接用 W = Fl cos α 求解力的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求出物体 动能 变化和其他 恒力 的功,即可由 ΔEk=W1+W2+…+Wn求得其中变力的功.2.物体系的动能定理问题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可以是 正值 ,也可以是 负值 ,还可以是 零 .因此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的功不一定等于系统动能的 变化量 .3.动能定理分析复杂过程问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 分段 考虑,也可对 全程 考虑,对整个过程列式可使问题简化.重点难点突破一、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的注意要点1.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确定哪些力是恒力,哪些力是变力.2.找出其中恒力做的功及变力做的功.3.分析物体初、末状态,求出动能变化量.4.运用动能定理求解.二、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当选取物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物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是杆、绳间的作用力,或是静摩擦力,或是刚性体元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等于零,这时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可只考虑物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的功即可.2.当物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是弹簧、橡皮条的作用力,或是滑动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不等于零,这时列动能定理方程时不但要考虑物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的功,还要考虑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功.3.物体系统内各个物体的速度不一定相同,列式时要分别表达不同物体的动能.三、多过程问题的求解策略1.分析物体运动,确定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分析各个力的功.2.分析物体各个过程中的初、末速度,在不同阶段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此为分段法.这种方法解题时需分清物体各阶段的运动情况,列式较多.3.如果能够得到物体全过程初、末动能的变化,及全过程中各力的功,对全过程列一个方程即可,此方法较为简洁.典例精析1.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例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 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 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 1 kg 的小球 A和 B,A、B 球间用细绳相连.此时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A=3 m,OB=4 m.若 A 球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 1 m(取 g=10 m/s2),那么(1)该过程中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