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物体的平衡【知识必备】(本专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1-3 页)1. 把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和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基本特征:力的物质性,力的相互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独立性.2.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进行的,遵从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 共点力的平衡(1) 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物体平衡的特征是a 地=0,而不是 v 地=0.(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 F 合=0.(3)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解法.① 正交分解法:常用于三力及三力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或已知力的夹角时常用此法.② 相似三角形法: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几何三角形,且已知线段大小或比例关系时常用此法.③ 正弦(或余弦)定理法.④ 图解法:一般用于三力动态平衡.【能力呈现】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相对较低,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进行综合,题型为计算题. 201320142015力与平衡问题 T3:力的合成T13:受力平衡T4:安培力 T14:力的平衡 【备考策略】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要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如拉力方向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等.要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主要物理方法和思想,如整体法和隔离法、假设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效思想、分解思想.1. (2015·南京、盐城一模)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 F,下列图中弹力 F 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1A BC D【解析】 根据点点接触转化成点面接触,减速带对车轮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线,A、C 选项错误;这个弹力产生把车轮往上抬的效果和阻碍车轮前行的效果,B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 B2. (2015·扬州模拟)如图所示,恒力 F 垂直作用在倾角为 α、 质量为 m 的三角滑块上,滑块没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A. Fsin α B. Fcos αC. mgsin α D. mgcos α【解析】 分析滑块的受力情况:重力 G、地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