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游戏规则:游戏的舞台就是讲台,演员不可掉下去。演员:同性别学生——男生。过程:教师先让两名男生上台,让他们伸伸胳膊,踢踢腿,舒活一下筋骨,空间很宽敞,感觉很惬意。空间大,感觉有点浪费,再找四名学生上台,再活动时就要注意了,别捅着、踢着他人,因为空间减少了。继续让学生上台,(许多男生坐着不动,教师急中生智问:是男生吗?是男生的上!很幽默,男生一听这话争先恐后的奔上讲台),直到站满。教师:现在讲台上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最大,讲台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这种限度用一个词来表示,叫“承载力”。如果把讲台无限延展到 960 平方公里的土地,即我国国土面积上这种承载力依然是有限的,再继续延展到 5.1 亿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是地球的表面积,它的承载力还是有限的。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与人口数量相关的两个名词“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教师:强调概念中的资源和环境,说明环境及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学生举“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8 页中的“阅读”,进一步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危机,体会今天水资源对世界许多地方环境承载力的巨大影响。教师举一例:2008 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 5 亿吨,按人均年消耗粮食 400kg,能养活多少人?一名同学率先抢答:1.25 亿,引来一片哗然。很快其他同学得出正确的答案:12.5 亿。原来这位马虎的同学把小数点错移了一位。教师:你还嫌我们的温总理不够忙吗?(马虎同学的脸红了)。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请大家思考:按照这个消费量,我国粮食产量只能养活 12.5 亿人口,我国现有人口 13 亿多,如果我国仍闭关锁国,将会怎样?学生:又会重现三年自然灾害(真形象)教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进口粮食。教师:是的。我国目前靠本国农业只能满足 90%至 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随着形式的发展,中国粮食进口数量还会持续增加。这将给我国和世界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教师就加以鼓励。并由此解决课本 18 页的思考题:为什么我国现在要突出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通过粮食产量很容易得出环境承载力。引导学生看书 17 页“土地资源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