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6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2)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1.特点(1)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2)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3)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 到面的发展局面。(4)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2.人地关系明显的不协调。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温馨提示]运用框图分析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三、转型阶段1.特点(1)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2)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3)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4)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4.发展需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四、再生阶段1.特点“对症下药”,以促使区域经济复苏。2.措施(1)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温馨提示]判断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教材 P19 活动]美国 20 世纪 70~80 年代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五大湖沿岸地带向广大的西部和南部迁移。其主要原因是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使该区环境污染加重、工业用地用水紧张、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社会秩序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广大的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集中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很少,阳光热量充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大批移民迁入。[教材 P20~22 活动]1.大庆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从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到 1976 年之前,大庆原油产量跃上 5 000 万吨,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石油生产基地,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1976 年到 2002 年,大庆原油产量稳定在 5 000 万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大庆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城”,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人类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大庆油田资源面临枯竭,经济体制以国有计划经济为主,长期以石油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结构单一,导致大庆市的发展面临困境。再生阶段:大庆开始“二次创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产业结构多元化,经济得到好转,区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