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3 收入与分配(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2.分配原则(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①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②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第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问题的表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等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因① 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③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