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是怎么考的 ——谈谈新课程高考政治卷的基本结构一、选择题经济生活部分:4 个题12.计算题(2008 年:价值量计算;2009 年:利润计算;2010 年:出口商品价格计算)例 1:某国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价值总额为 100 亿元。如果 2008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08 年 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 亿元 B.120 亿元 C.130 亿元 D.132 亿元答案:A重点关注:商品价值量(价格)的计算;外汇汇率的计算;投资回报的计算(含利息);个税的计算(个税法修改)等。答题要诀:第一,理顺经济关系;第二,排除干扰信息;第三,进行细致运算。13.企业题(2008 年:企业责任、2009 年:纺织企业出口、2010 年:首钢“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例 2: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 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 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重点关注: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如海尔、首钢等)或地区(如滨海新区、新经济特区等)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答题要诀:把握该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独特之处。这需要考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此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讯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信息获取的路径教之学习更为宽广,其目的除丰富社会体验、文化内涵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传递的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