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 1】 氢原子光谱 Ⅰ1.原子的核式结构(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 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α 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 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光谱(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 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 m-1,n 为量子数。【知识点 2】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1.玻尔理论(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ν=Em- E n。(h 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2.基态和激发态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基态,其他能量较高的状态叫激发态。3.氢原子的能级图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 1 氢原子能级图及原子跃迁[深化理解]1.能级图中相关量意义的说明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2.对原子跃迁条件 hν=Em-En的说明(1)原子跃迁条件 hν=Em-En只适用于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2)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 13.6 eV 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 13.6 eV 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3)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m-En),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