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总结【p188】【p188】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高考对本章考查的特点是:一般没有简单的概念题和单纯磁场知识题.考题多以磁力结合、磁电结合或磁力电结合的形式出现,而且试题难度往往较大,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复习时要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求解磁场问题的基本思路:(1)审清题意,分析场的情况和受力情况;(2)分析运动情况,并画出运动轨迹图;(3)根据已知条件及所求量关系恰当选用规律求解.求解磁场问题的常用方法:(1)安培力问题常常要把立体图化为平面图,再运用静力学或动力学的有关知识处理;(2)圆周运动问题一般按照:画轨迹、作半径、找圆心、求半径、求周期、求时间……的步骤处理;(3)复合场问题在分析清楚受力情况以后具体处理方法与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相同.【p188】1.(2019·全国卷Ⅰ)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 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 M、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 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则线框 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 A.2F B.1.5FC.0.5F D.0[解析] 设每一根导体棒的电阻为 R,长度为 L,则电路中,上下两支路电阻之比为R1∶R2=2R∶R=2∶1,根据并联电路两端各电压相等的特点可知,上下两支路电流之比I1∶I2=1∶2.如下图所示,由于上路通电的导体受安培力的有效长度为 L,根据安培力计算公式 F=ILB,可知 F′∶F=I1∶I2=1∶2,得 F′=F,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两力方向相同,故线框 LMN 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F+F′=F,故本题选 B.[答案] B2.(2019·全国卷Ⅰ)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OPN 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电压 U 加速后,沿平行于 x 轴的方向射入磁场;一段时间后,该粒子在 OP 边上某点以垂直于 x 轴的方向射出.已知 O 点为坐标原点,N 点在 y 轴上,OP 与 x 轴的夹角为 30°,粒子进入磁场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为 d,不计重力.求:(1)带电粒子的比荷;(2)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 x 轴的时间.[解析] (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 v.由动能定理有 qU=mv2 ①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