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学 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 结合本文,谈谈钱钟书散文的写作特点。【提示】写作特点:1、纵横开阖,思维变幻,极具创造性。文章开篇只说从旧铺里买回来一本维尼的《诗人日记》,由此说起与“喜乐”、“快活”、“快乐”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题旨所规定的范畴。给人的感觉是在“聊天”,在“闲谈”,并不像有些论说性文章那般正襟危坐,煞有介事,摆出一副了不得又怪吓人的面孔。2.文章语言独特,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带有讽刺。【提示】阅读本文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充满智慧的语言拍案叫绝。如文中用“飘瞥难留”形象地诠释一个“快”字;用“日脚像跛了似的”比喻了一个“慢”字。前者不仅释了词义,而且把人生对快的感受也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后者所打的比方,说“日头有脚步且跛,怎么能快得起来”?喻得机智、恰帖,喻得有趣味。再如说“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为证明这一点作者用了几个极普通、极典型,又高度浓缩的事例:“一个失眠的晚上”,“有约不来的下午”,“一课沉闷的听讲”。这是多么简练!再如“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钓钩上的鱼饵”,“满足得像猪”,“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比喻,以联想为桥梁,透着灵性,寓意深刻,浅显易懂,趣味横生,俏皮而耐人寻味。(二)细节探究1.下列比喻有何含义?作者借此分别表明了什么观点?【提示】①“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比喻“快乐是忍受痛苦的希望”,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②“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比喻“心情不快乐时难以体会美好的东西”,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快乐属于精神。 2.“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这句话如何理解?【提示】因为“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永远”与“快乐”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圆形”、“静止”和“动作”是矛盾的一样。3.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提示】①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 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4.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提示】①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 ②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5.作者认为,“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