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中国青年报》 放下心结,中日共此震痛素材

高考语文 《中国青年报》 放下心结,中日共此震痛素材_第1页
1/2
高考语文 《中国青年报》 放下心结,中日共此震痛素材_第2页
2/2
《中国青年报》:放下心结,中日共此震痛 灾难降临,人类是如此地脆弱。当照片、视频、新闻报道,以及所有记录日本大地震的影像与文字呈现于我们眼前时,震惊、恐惧、悲痛与无助一并袭来。 约 2000 人遇难,数千人失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是所有父母亲朋的悲戚痛楚,是瞬间的地裂天崩、海浪肆虐,更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和暗藏的危机。 9.0 级的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突如其来的天灾让岛国日本陷入震痛的深渊。作为人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感同身受。 因为,在日本地震发生的前一天,中国偏远的云南盈江县遭遇 5.8 级地震,25 位同胞罹难,250 余人受伤,28 万多人受灾; 因为,3 年前的汶川大震还不曾走远,逝者之伤、生者之痛,依然让我们悲伤、惦念、挂牵; 因为,每一场灾难,都是人类共同的悲剧。除了真切感知自身的渺小与卑微之外,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大自然何时会再次伸出它痛击人类的灾祸之手。 悲悯,是所有获知灾情的人们共同的感受。不管你是身处灾难现场,还是令人震惊的影像的观看者;不管你是在为灾区的朋友亲人担忧,还是庆幸自己远离危险,作为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他人的痛苦与危难,同样会让我们揪心难过。国籍、民族、文化,甚至仇恨、怨怼和纷争,在巨大的人类灾难面前,都变得无足轻重。 除了携手共渡,我们别无选择。灾难让人措手不及、惊恐不安,灾难也让人彼此亲近、团结互助。 对于日本的这场震灾,有一部分中国人的心情表现得可能有些复杂。毕竟,中日之间曾经有过那样一页不快的历史,有关战争的深刻记忆,时而会让过去的杀戮与罪责重新浮现。 尽管人们清楚,今天经受天灾折磨的日本人,并非当年举起屠刀的军国主义者;每一个具体形象的个人、家庭,也不是抽象概念化的集体名词。但是,常识和道义,有时候很难跨越感情障碍,悲愤和仇怨在代际间传递,隔膜很难一下子消除。 不必看重网络上的某些过激言论,也无须太在意那些幸灾乐祸之情。如果以“天谴”来理解地震对生命的剥夺、家园的摧毁,那与举起屠刀砍杀无辜者何异?从彼岸的灾难中,获得几许复仇的快感,不过是极度的自私与狭隘,跟爱国丝毫不沾边。极少数人的残忍逻辑和无稽之谈,根本不能代表全体网民和中国民众。 纠缠于仇恨之中,只会让冲动淹没理性,让冷酷替代慈悲,让偏执驱赶宽容。其实,在中日两国悠久的交流历史中,不快只是短暂的一瞬,根本没理由也没必要让上几代人的仇恨代代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中国青年报》 放下心结,中日共此震痛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