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阁夜,选修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考语文 阁夜,选修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1/3
高考语文 阁夜,选修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3
高考语文 阁夜,选修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3/3
《蜀相》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学习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诗歌的主旨。学习难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感悟诗歌的意境。知识链接:1、诗人生平简介 杜甫:杜甫(公元 712—770 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 岁到长安求官,过了 10 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 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 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 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登高》、《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蜀相》就是杜甫初到成都时访诸葛亮祠堂时所作。2、写作背景:用心 爱心 专心1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阁夜,选修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