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活法对中国当下年轻人一代追求成功的现状和焦虑的刻画,莫过于封新城主导下的《新周刊》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的报道:急之国。中国人,赶时间。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就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而这一切的描述呢,往往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对成功的定义和理解。没有人笑娼不笑贫,更没有人去思考成功的背后到底个人与社会之间,小家与大家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和谐关系?虽然受教育的年轻一代社会精英口口声声称我们是“和谐社会”?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舒服,刺激,牛 B。这三点是最能描述当下中国人对成功的追求和定义。我们变得那么地“一切皆有可能”,以至于我们老祖宗的,我们自己创造的社会文化,生存环境,自然资源正在被毫不留情的消耗和破坏掉,而没有人问津。我们忘记我们追求成功背后的逻辑,是脱离不了两个字:活法。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活法?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需要共同面对的生命哲学。我们需要追求成功,但我们更要和环境共生;我们需要追求自由,但我们更需要一种和谐共融的活法。我们选择成功的背后是选择一种活法,这种活法能够激发我们内心和身体的潜能;这种活法更需要我们内心虔诚,尊重规律和大自然不可知的世界;这种活法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向往并不附带任何得失观念。当然,我们看到,社会没有向着我们向往的方向去发展。所以人们感觉到混乱,那种混乱是一种无疑名状的混乱,是价值观的混乱,更是没有“活法哲学”而带来的精神世界的焦虑和苦恼。这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它指引着每一个人走向精神的自焚,它正在破坏着这个世界的秩序和伦理。稻盛和夫先生所著的《活法》系列,一读,再读,每次身心踊跃。他的文字,没有丝毫高谈阔论和故弄玄虚,字字句句都从他竭尽心力的企业经营实践中来,从他毫不松懈地淬炼自己心性品格的实践中来。如果说中国当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日本的稻盛和夫则是一个有哲学家的思想、有杰出的经营才能、有兼济天下的心愿和行动的企业家。虽然用了很多语言和实例来诠释他所追求的“活法”,但是也许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