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两则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影响 难点:大战对世界格局及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呢,就交战双方的主要国家来看,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它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这个大帝国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欧帝国”即把德国的领土向西扩大到比利时和法国的部分领土,向东扩大到波兰全境。德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巩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摇摇欲坠的帝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奥斯曼帝国,夺取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地。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建立一个从易比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帝国”。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