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课时考点专练1模拟演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称,北京时间2014年8月25日7时21分,秘鲁南部发生里氏6.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0千米。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报告。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秘鲁的位置是()A.位于太平洋西岸B.濒临大西洋C.位于非洲D.位于西半球2.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处C.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处D.地形复杂,多高山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秘鲁位于太平洋东岸,南美洲西部,属西半球国家。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处。答案1.D2.B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3.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A.岩浆活动B.断层C.板块挤压D.背斜拱起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A处可能存在油田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解析第3题,丙处山脉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4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答案3.D4.C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5~7题。5.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关于图中岩层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A.G晚于BB.A早于DC.B晚于DD.C早于F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解析第5题,由图中岩层发生过弯曲可知,该地发生过地壳运动;由图示地区有岩浆岩和变质岩可知,该地发生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由C为沉积物可知,该地发生过外力作用。第6题,岩层最老的是G;A为岩浆岩,晚于B;E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变质岩,晚于A;D是侵入A中形成的岩浆岩,晚于A;G、B、F均为沉积岩。第7题,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只有沉积岩中有化石;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假设C为沙质沉积物,则根据沙丘特点可判断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答案5.D6.B7.C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8~9题。8.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M、O、Q均为背斜山B.M、O、Q均为向斜山C.M、O、Q均为断层山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9.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B.P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C.N处岩石抗侵蚀能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解析第8题,根据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情况可以看出,M、P两地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M为山、P为谷;N、O两地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N为谷、O为山;Q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错位,为断层山。第9题,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可知,P地为背斜构造,有利于储存石油,因此在P处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N为向斜成谷;P为侵蚀而成的谷地。答案8.D9.B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0~11题。10.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11.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0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5000米,说明源头附近有冰川活动,源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V”型河谷出现在一个大“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