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7北京昌平期末)该方法揭示的主要水循环动力为()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辐射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薄膜拦截,凝结成水珠,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沿薄膜下滑降落到容器中,故C项正确。2.(2017北京昌平期末)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该方法蒸发的水汽,遇到塑料薄膜后冷却凝结成小水滴,并沿薄膜斜坡移动至最低点后,直接降落到容器中,该过程有水的蒸发、降水,无水汽输送和地下径流环节,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读下图,回答下题。3.(2016北京朝阳期中)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甲、乙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环节()A.①是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来源B.②不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③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D.④的运动方向不受下垫面影响答案A本题考查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高空为水汽输送,输送方向由海洋指向陆地。读图可知①为降水,是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来源,A项正确;②为径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项错误;③为海洋水蒸发,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升高,C项错误;④为水汽输送,运动方向受下垫面的影响,D项错误。河道形态与地形、地质、流量、含沙量等因素有关。下图为某河道和河谷示意图,图中沙洲的位置和形态易发生变化。读图,回答下题。4.(2018北京朝阳二模)图中()A.甲、乙两处受侵蚀作用明显B.河道的位置较稳定C.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D.地貌多见于峡谷地区答案C本题考查河流特征。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凹岸,侵蚀作用明显,乙地堆积作用明显,A项错误;河流中的沙洲形态和位置说明河道的位置不稳定,B项错误;因河流的河道位置和形态易发生变化,从而推出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C项正确;图中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宽,该地貌多见于平原地区,D项错误。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000米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5.(2017北京西城二模)“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①②B.③④C.②⑤D.④⑤答案C本题考查水资源。“盛产”说明水量大。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为高大山脉,海拔高,山地冰川广布,冰雪逐渐融化,渗入岩层的水量大,矿泉水丰富。C项正确。6.(2017北京西城二模)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融水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答案D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气候、水循环等。由材料可知,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A、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水源地海拔升高,B项错误;冰雪融水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雪山矿泉水,D项正确。下图所示为城市的一种路面状况,其水泥砖块中间留有种草的圆孔。读图,回答下题。7.(2018北京朝阳期中)相比普通路面,该路面有利于()A.增加地表径流B.减弱下渗作用C.增加地下径流D.降低大气湿度答案C由于水泥砖块中间留有种草的圆孔,因此可增加下渗,C项正确。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6北京朝阳期中)图示河流甲河段比乙河段()A.流量大B.汛期洪峰低C.水能资源丰富D.含沙量大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甲河段有大面积沼泽分布,沼泽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故甲河段汛期洪峰比乙河段低,B项正确。9.(2016北京朝阳期中)图示地区西海岸多大雾的原因可能是()A.纬度低,气温高,暖空气遇沿岸寒流降温凝结B.副热带高压控制,水汽不易扩散C.寒暖流交汇,水汽易凝结D.板块交界处多温泉,水汽充沛答案A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洲,纬度低,气温高,暖空气遇沿岸寒流降温凝结成雾,A项正确;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干旱,水汽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