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涡阳二中高三调研)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2题。1.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②煤炭运力不足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2.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解析:选A。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2013·浙江省联考)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读图,完成3~4题。1990年~2007年典型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3.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①产业结构单一②经济发展缓慢③生态环境脆弱④人均资源占有量高⑤吸引外资能力弱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4.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A.贵州B.上海C.内蒙古D.青海解析:根据诅咒系数的定义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吸引外资能力弱,导致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而上海正好相反,诅咒系数最低。答案:3.D4.B(2013·广西自贡高三诊断)下图是我国1978年和2010年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单位:%)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2010和1978年相比,我国能源生产构成的特点是()A.以煤炭为主B.以石油为主C.天然气比重下降D.原煤的比重下降解析:选A。读图可知,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生产构成的主体。6.下列有关1978年到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煤的生产量略有下降B.原油生产下降幅度最大C.非矿物能源生产量增长两倍多D.天然气生产量增长约6倍解析:选D。读图并计算可知,2010年能源生产中天然气生产量增加了约6倍。7.图中显示我国原油生产构成下降,但总量增加,其原因是()A.原油的需求量减小B.国际原油日益紧张C.能源生产总量大增D.新能源的大量使用解析:选C。构成比例变化不代表能源数量实际的变化。在能源总产量增大幅度较大,原油生产总量增大幅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原油生产构成比例可能下降。(2013·合肥八中高三模考)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读图完成8~10题。8.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①发展电力工业②发展化学工业③降低煤炭运输成本④发展有色冶金工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图中的三条产业链中没有涉及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及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故C选项符合题意。9.山西省产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解析:选D。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依托煤炭发展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故D选项正确。10.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D.煤炭质量不高解析:选B。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单一的生产结构,即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采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间,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我国目前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600亿元。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采空塌陷灾害也最为严重。读煤层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矿区最容易发生塌陷的是()A.露天矿区B.埋藏较浅的矿区C.埋藏较深的矿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