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及《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xx〕77号)精神,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畜牧产业绿色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为引领,突破发展瓶颈,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畜牧强县和绿色有机食品大县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守住底线。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守住地下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容量、土壤消纳能力及与其相适应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底线,巩固生态优势。种养结合,绿色发展。以肥料化还田利用为主攻方向,实行土肥挂钩,从根本上解决粪污产生量与土地消纳不匹配的矛盾。充分发挥绿色有机农产品质优价高的利益牵引作用,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由县、乡镇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督促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切实履行粪污治理主体责任。第1页共8页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运营机制。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格局。(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2018—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8%、72%和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70%、80%和95%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二、重点任务(一)发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引领作用。一是加大政府扶持。树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宝贵资源的理念,以粪污肥料化利用为主要途径,通过政府扶持有机肥施用,调动种植户和第三方专业化企业生产、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解决农民不想用、不愿用的问题。二是强化品牌营销。通过农牧对接、种养结合、培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利润空间,走出一条好肥出好粮、好粮卖好价的良性发展之路。以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基地、瓜果蔬菜及优质饲草饲料基地为重点,引导农民和经营主体积造和足量施用有机肥,扩大有机粮食、饲料的种植面积,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和过腹增值,形成强劲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牵头,县畜牧兽医局、环保局、市监局参与)(二)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重点,各乡镇要2018年2月20日前完成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全县的种养循环发展规划要在2018年2月末前完成,实行以地定畜(一般情况下,50—75头猪或3—5头奶牛配套1公顷土地),促进种养业布局优化。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解决第2页共8页粪肥还田难题。探索搭建粪肥交易平台,鼓励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合理半径内相衔接,实现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有机肥原料和质量的监管。对规模养殖场或其他企业组织自行沤制的有机肥,必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