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3·黄山统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烧碱、纯碱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碱、盐B.Cu、Al、Na可以分别用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和电解冶炼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可以溶解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Cu解析A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Na、Al均用电解冶炼法;D项,引入新杂质Cu2+。答案C2.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C.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D.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相似知识的辨析能力。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氧化为硫酸钙,A项错;硫的氧化性小于氯气的氧化性,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1价铜,B项错;钠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C项错;钠、钾均能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D项正确。答案D3.(2013·马鞍山月考)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解析由题意知A为Na,B为Na2O2,C为Na2CO3,D为NaOH。答案D4.(2013·六安质检)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氧化物粉末是白色的,属于两性氧化物;铁、铜的最高价氧化物粉末都是黑色的,属于碱性氧化物B.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均易腐蚀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能采用单质与氯气反应的方法D.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解析A选项错误,氧化铁是红棕色,不是黑色;B选项错误,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在空气中不易生锈;浓硫酸使铝、铁钝化是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答案C5.(2013·皖北联考)下列转化关系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①Si――→SiO2――→H2SiO3②浓盐酸――→Cl2―――→漂粉精③N2――→NO2――→NO④CaCl2―――――→CaCO3――→CaO⑤Ba(NO3)2――――――→BaSO4―――――――――→BaCO3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解析①中,SiO2难溶于水,错。②中,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时需加热,错。③中,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物质为NO,错。④中,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错。答案D6.(2013·皖北联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铁反应:2Fe+6H+===2Fe3++3H2↑B.2mol·L-1的AlCl3溶液和7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2Al3++7OH-===Al(OH)3↓+AlO2-+2H2OC.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4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D.Na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解析稀硫酸与铁反应不能生成Fe3+,应该生成Fe2+,A错误;2molAl3+与7molOH-反应,生成1molAl(OH)3和1molAlO2-,B正确;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4溶液,离子方程式应为Ba2++OH-+H++SO42-===BaSO4↓+H2O,C错误;Na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D错误。答案B7.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存在的三种离子的还原性:I->Fe2+>Br-,向该溶液中通入的氯气首先与还原性最强的I-反应,当I-完全反应后,氯气才与Fe2+反应,Fe2+被完全氧化后再与Br-反应。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